每个生命都值得被看见。这种看见,不应该是口号,而应在每个人的善良之中。
(一)
一个穿灰色呢子大衣的患者(后面称她“阿灰”),在角落徘徊,张望,和今天橙色的阳光格格不入。
我走过去,准备询问情况。她一个劲地摇头,喃喃道:“怎么办?怎么办?”泪水顺着鼻翼滑落,淡蓝色的口罩被沁成深蓝。
我小心翼翼地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阿灰“哇”地一声,泪水奔了出来。“我……我……太难了,她爸爸在国博方舱隔离治疗。我女儿也害了这病,怎么照顾她?她怎么办?”阿灰有些语无伦次。
她又指了指我身后,我一扭头,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穿着大红棉袄,眼神明澈,仰着头,望着我。我明白了。方舱医院有规定:只收治18——65岁的轻症患者。这孩子太小,不能在这,那么这意味着,一家三口都要分开。
这时,小女孩慢慢地对我说:“阿姨,我能照顾我自己的,真的!”说着,又转头对她妈妈说:“妈妈,快点好,我们就可以见面了!”
我一下子也泪奔了,分离的痛,有时胜过疾病。
我鼓起勇气,破例将小女孩也收治了,我明白,微小的关照,有时就是别人的全部。
后来,小女孩看见我,都会过来打招呼。我看不见她戴口罩的嘴巴,但我想,她一定在微笑,因为,她的眼睛在笑呢!
对了,我的女儿也喜欢笑,也喜欢穿红色衣服。她在家,我在方舱。
(二)
“这是个莫东西,今天的饭我不吃!”
“陈阿姨(患者),怎么了?”
“今天的饭我不吃!”陈阿姨大吼!
我们多次沟通,陈阿姨对我们就是不理不睬!段主任、熊主任总是特别提醒我们,情绪波动大的患者要多给予些关怀,他们有难处,试着联系一下陈阿姨的家属问问情况。
于是,我们想办法联系到了陈阿姨在国外的女儿,从她女儿那得知,原来陈阿姨还患有糖尿病,很多饮食不适合。对!这一定不是个例,我们赶紧把方舱每位患者的饮食需求,都做了全面的备注,特殊患者,我们重新准备食物……
今天,我当班。陈阿姨晃到了分诊台,我轻声地问:“陈阿姨,伙食还满意吗?”
陈阿姨声如洪钟:“这么对我胃口的饭菜,不满意不是有点不清白!”说完,陈阿姨爽朗地笑了。
我们听后,也都笑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善意,就是让每个生命爽朗地笑。
(三)
“刘阿姨(患者)真的比闹钟还准时!”
“对啊,一到吃饭的时间,刘阿姨就过来借手机。”
“已经连续三天了!”
大家都对此疑惑不解。
这一次,我们悄悄跟在刘阿姨后面,只听见刘阿姨对着手机说:“吃饭时间到了,记得吃……冰箱里还有饺子,应该还够吃两天……嗯嗯,我这里很好……”
刘阿姨还手机时,我们笑着对刘阿姨说:“电话那头是您老伴吧?”
“小姑娘们,麻烦你们了,我手机,坏了!哎,老伴患有老年痴呆,怕他忘了吃饭,怕他饿着……”刘阿姨眼睛噙着泪,“以前他照顾我,现在我照顾他,但手机,坏了,坏了……”
此刻,我终于明白鲁迅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刘阿姨在担忧老伴,我们担忧刘阿姨。
为了让刘阿姨安心,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给她申请到了新手机……
我们看见刘阿姨和老伴视频时,声音变得轻柔,眼睛含着情,似乎连皱纹都在跳舞,他们一定很恩爱,很恩爱,真好,真好。
刘阿姨总对我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温暖。”其实,刘阿姨的美好,也温暖了我们啊。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在这,我仅用笔,记录他们。因为,他们也是这个温柔世界的一部分。
(作者:张娟 ug环球会员登录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青年抗疫突击队队员、支援武汉体校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