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国妇联举办“最美我的家 抗疫‘家’力量”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云发布活动,揭晓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我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李华、医学影像科技师长袁先宏夫妻获此殊荣。
站“前哨”入“红区” 白衣伉俪携手“战疫”
他是医学影像科技师袁先宏,疫情来临时他第一个穿上防护服上阵一线班,抢着做疑似病例检查;她是新生儿科护士长李华,全程参与光谷院区改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机构,深入红区无所畏惧。他们是ug环球会员登录从事临床一线34年的医护夫妻,疫情来临时,他们并肩携手共谱了特殊的“战疫情”。
第一个上前线,“我要给年轻人打个样”
今年52岁的袁先宏是ug环球会员登录医学影像科的技师长,因为资历深厚、技术好、人又和气,颇受科室同事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袁老师”。
1月底,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严重,而CT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之一。袁先宏所在的医学影像科,站在了排查新冠肺炎的最前哨。1月23日,科室第一个一线班被袁先宏“抢”到了,他穿起防护服来到CT室,负责发热患者的CT摆位。随后,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活都是这个50多岁的技师长抢着去做,年轻同事拦都拦不住。他总是说:“大家都有心理压力,我要给年轻同志打个样!”
随后,发热患者越来越多,袁先宏和同事们的工作也开始不分昼夜。以往,一台CT机一天做90余例病人已是非常忙碌,而疫情期间,每日来做CT排查的患者高达300人。袁先宏就配合科室领导根据CT工作量,进行人力调配,由每班的1人增加至2人,由每天两班,改为三班,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检查。
身在“前哨”,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袁先宏却不忘叮嘱同事们做好防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学影像科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技术组也做到了“零感染”。
深入医院“红区”,“这是成全了我的心愿”
战“疫”伊始,新生儿科护士长李华第一时间向医院提出请战申请。
疫情爆发后,李华在院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开始制订针新生儿科的防控措施,包括重新设计缓冲区、完善消杀流程、管控外来人员、优化工作路径等,不分昼夜,抓紧严格落实并持续改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了新生儿科所有收治新冠产妇的宝宝平安出院,所有医护人员0感染。同时还协助制定了我省新生儿新冠高危儿管理流程的制定。
2月12日,医院接到通知,光谷院区要在一周内改造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机构,参照火神山、雷神山模式,交由军队接管。李华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负责光谷院区的护理工作。
“我觉得很荣幸,像一名即将出征的战士一样兴奋。”李华说,当她投入到建设工作中,才明白时间多么紧、任务多么重。由于光谷院区的布局是按照妇幼保健院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不符合收治传染病病人的要求。李华第一天的任务就是列出建设新病房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和物品清单。这个清单异常繁琐,从硬件到软件,从救治轻症病人到抢救危重病人所需要的救治设备、病床单元、医护的办公设备、设施到病人的生活用品……她在纸上边想边画边写,硬是在第二天早上完成了。
在光谷院区,李华就像个“大管家”,沟通协调、筹措物资,应军方护理部要求,李华又参与军方护理管理工作,为了更好掌握特殊护理工作中的第一手信息,她主动随军方护理部进入“红区“,深入一线督查,并给住院病人送去安慰,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
“隔离病区很危险,但能够进入红区却是成全了我的心愿。”李华说,整个病房的建设与改造、布置无不是自己和同事们的心血凝聚而成。“看到光谷院区为抢救病人发挥了巨大作用,我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家三口“抗疫”,心在一起就是团聚
在光谷院区筹备建设中,这对在同家医院不同科室的夫妻,也有了一次并肩作战的机会。在李华进驻光谷院区后,袁先宏也被抽调到过去进行放射科的筹建。那一周,夫妻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二点连轴转。
通过积极协调、督促,袁先宏在光谷院区5天内安装调试好2台CT及配套设备保证了部队进驻后能及时开展检查;李华专业、细致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军方信任,共同参与到护理管理的科研中,她和同事的科研课题也顺利立项。在光谷院区完成使命后,李华因工作出色被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在夫妻俩同心抗疫的时候,25岁的儿子袁哲航也以另一种方式加入了这场战“疫”。深受父母影响,袁哲航从小就独立自主,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企业任职。武汉疫情爆发后,他主动放弃春节回家的计划,只身一人留在上海过年。作为通信行业研究员,袁哲航利用疫情放假期间,深入研究云视频会议行业,为公司投研团队挑选了合适的视频会议软件,受到了公司的肯定,并被评为先进。
李华、袁先宏家庭与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一道,勇敢坚守、最美逆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用“家”的力量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基础防线,展现出忠诚履职、勇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弘扬了相亲相爱、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是广大家庭学习的优秀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