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身高
身高不仅是儿童长远健康的第一位重要指标,而且它还关系到孩子的入学、就业甚至婚姻家庭等。在这个拼颜值、比才艺的时代,高个儿的优势不言而喻。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双大长腿,希望成年身高能按心理的预期发展。人群中有高有矮,的确不可能每个孩子都长到家长希望的那样,但是每个家长都不希望矮个子落在自己家里。
身材矮小是数字概念,它应该包括3个层面的概念。
一个是医学概念“矮小症”,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和同性别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低于第3百分位。简单地说就是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同民族随机抽取100个;按大小个子进行排队最矮的3个就算矮小了。
再一个是社会概念,指身高低于人群平均身高(身高低于50百分位)。
还有一个是家长的概念,家长心中有一杆秤:孩子本身不矮,但身高家长不满意,认为矮小。
我国对矮小症也是非常重视,矮小症位列小儿内科临床路径之首。矮小症是一种疾病。因为90%矮身材患者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部分矮小症患者不具备正常劳动能力,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比如某些工作对身高的限制。
身高的增长是有规律性的,整个生长期都很关键,一点也不能落下,年龄越小生长的潜能越大。在儿保科门诊错失身高增长的例子时有发生。有的家长是想当然、有的盲目等待、有的是稀里糊涂、有的不愿面对现实白白耽误了孩子身高。作为家长你为孩子的身高努力了吗?那么我们该如何关注孩子的身高呢?那就是从小开始,从生命孕育开始。
一、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引起矮小的病因
婴儿期( 0-1岁),包括新生儿期(0-28天),是人一生中生长最快速的阶段,出生时50cm,0~3个月平均每月长4cm,3~6个月长2cm,6~12个月长1cm,生后第一年内身高增加可达25~27cm,第2年身高增加10~12cm,3岁~青春发育期,每年长5~7cm;青春发育期,是生长的第二个高峰。女孩身高每年长6~8cm,共长20~25cm;男孩每年长8~12cm共长25~30cm。
引起生长落后、矮小的病因众多,不乏相互交叉:
1.内分泌异常: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2.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心肺疾病,反复腹泻、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等;
3.精神-社会因素(情感剥夺性矮小);
4.染色体疾病(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5特发性矮小(家族性矮小、青春期发育延迟)
6.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儿/早产儿;
7.骨骼发育异常性矮小(软骨发育不全、低磷-抗D性佝偻病)。
二、走出生长发育的误区
有些家长认为父母都挺高的,孩子不可能矮。殊不知身高不仅受遗传影响,后天的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会影响身高的。
还有些家长认为晚长,晚长也是有可能的-----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是一定要及时检查,排除疾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追悔莫及。
补充各种保健品,拔苗助长,骨骺闭合,买各种增高药或仪器增高,对最终身高是没有用的。矮小是疾病,应当到正规医院去检查治疗。
还有认为长不高加强营养就可以了,4岁后调控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是生长激素,而不是营养。更有甚者认为只要骨骺没闭合都可治疗,等长大些了再治疗也不迟。但年龄越大,骨龄也越大,生长时间缩短;骨龄越大对药物的敏感性越差,疗效就越差;年龄增长,体重随之增加,药物剂量增加,费用也越多。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花费越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身高不矮也不能掉以轻心,骨龄不等于实际年龄,当前身高水平不等于成年身高水平。
三、及早治疗矮小
孩子增长缓慢必须专科就诊,定期随访,制定治疗方案。一旦骨骺闭合,无法进行干预。
四、预防矮小的发生
首先在孕育孩子前就要开始储备相关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知识。
1.所谓赢在起点首先加强母孕期的保健,比如预防宫内发育迟缓、预防产伤、窒息,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生长激素缺乏症等;早期疾病筛查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期治疗是可以预防矮小发生的。
2.婴幼儿期普及喂养及疾病预防知识,杜绝喂养不当、营养不良、治疗预防腹泻、呼吸道感染、过敏等。
3.预防治疗性早熟等。
4.定期监测儿童身高。六个月内每月1次;7~12 个月2~3月1次;2~3岁6个月1次;3岁以上每年1次。发现偏离的增加监测次数。一旦发现偏离立即病因治疗及随访指导。
五、促进儿童健康自然的生长
合理营养;充足睡眠;充足的阳光、洁净的空气、足够的户外活动;减少精神、心理压力;无疾病。
关注孩子的身高就是关注孩子的未来。家长们你们尽力了吗?
欢迎关注ug环球会员登录儿童保健科,我们的生长发育专科将为您孩子的身高保驾护航。